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要正确思考人格问题

来源:哔哩哔哩 2023-05-01 00:04:55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关于自身人格和性格的思考和反思,是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必须迈过去的一道坎。这源自于双相障碍这个疾病有很多让人费解的地方,比如这个疾病的发作会影响我们对别人的情感,比如这个疾病的发作会影响我们的行为,让我们的决策失误率大增。尤其是刚刚确诊接受药物治疗的朋友,在疾病到了平稳期以后,或多或少对药物产生排斥。药物带来的副作用只是一方面,更深层次的原因或许是因为药物改变了“原来的那个我”,尤其是当思考涉及到自己到底是个怎样的人格,自己原本的性格又是什么样子的。

我呼吁朋友们要正确思考人格问题和性格问题。性格是传统对一个人的解析(或西方概念的性格),人格是心理学对一个人的解析,而双相情感障碍是现代医学之下的精神病学对于我们这个疾病的定义。对于性格的各种说法,可以在生活实践中应用,大部分人都通用的准则。心理学也越来越被更多的人接受。它们都试图了解一个人的内心,但要清楚的明白一件事,他们分属于不同的学说。比如九型人格就属于宗教学。性格就属于中国传统哲学。人格属于心理学。精神疾病就属于精神病学。我认为,当自身的状况已经被确诊为双相情感障碍的时候,就很难再以心理学的方法让自己回归正常,此时一定要坚持精神病学的疗法,让自己回归正常,并努力使自己的人生不留遗憾。在这个过程中,心理学,哲学,都可以作为辅助疗法。但一定不能脱离精神病学治疗的根本。原因只有一个,他最为有效且收益远大于风险。你读传习录也好,学习某个学派的心理学也好,他们的收益都不是很明显。

试图走进人类大脑的精神世界,不同的学派众说纷纭,他们之所以至今都很活跃,那是因为没有一个学说真的有能力对人的大脑盖棺定论,包括精神病学。所以常会看到抗精神病药物对疾病的药理是“作用不明”。尽管如此,我还是强烈建议您选择精神病学为自己疾病的首要治疗方法,原因无他,因为精神病学是科学。科学在我们今天世界的各个角落的作用我们是有目共睹的,我们应该相信他的能力。同时,我支持心理学作为精神疾病的首要辅助手段。也不排除传统哲学对疾病的疗效,他更多的是歪打正着,要么往好的一方面歪,要么往不好的一方面歪,难以预料。

吃了药,从前的自己去哪里了?他有可能离你远去,也有可能未曾离开一步。至于我,我是这样告诉自己的:“我始终是我,只不过今天的我有了一个更为强大和稳定的内心,为了我的人生服务,为了我爱的人服务。”长期接受药物治疗,可以让你拥有更好的社会福祉,更好的婚姻和人生,这一点,是不容置疑的。目前的双相情感障碍的治疗更多的是让患者变得符合社会期待,而忽略了患者本身的人格特点。这就需要我们在长期治疗的过程中练就一身本领去觉察心境和心情,那就是我此刻的笑是发自内心的笑,还是疾病带给我的笑。我此刻的伤心是真的伤心,还是疾病带给我的伤心。这一点很难,坚持总能做到。另外双相情感障碍的精准医疗也正在普及,相信将来会给广大的病友带来更多切实的正面体会。

关键词:

Copyright @  2015-2022 中国99新科技版权所有  备案号: 沪ICP备2022005074号-4   联系邮箱:58 55 97 3@qq.com